蘇童本名姓童,和所有傳統的父母一樣,父親給他起了個很俗氣卻又期望很高的名字:童中貴。這個名字從1962年起,一直伴隨著他長大,讀完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直到今天仍沒多少人知道。 “蘇童”這個名字的真實意思是:姓童的蘇州人。
對自己的筆名,蘇童十分欣賞,甚至有點迷信“命與名隨”。說起來,蘇童喜歡文學,成為作家與自己的家庭并沒有什么關系。父母都是典型的市民上班族,平時就很勞累,也沒有多少時間管教自己的孩子。
但這段時間的寂寞生活對蘇童后來成為一名作家非常重要。9歲那年,他得了腎炎,獨自在家熬藥喝藥,凡事嚴守醫(yī)囑,半年沒沾一粒鹽。實在忍不住,趁家里沒人,有一次他拿了根筷子在鹽罐周圍轉悠,但最后還是沒敢品嘗,怕死的念頭終究占了上風。
當時家中的清苦是一盞15瓦的暗淡的燈泡,是潮濕的未澆水泥的磚地,是簡陋的散發(fā)著霉味的家具。母親去買鹽丟了五元錢,尋了整整一天,當她徹底絕望時,蘇童聽到了她傷心的哭聲。
因為家里窮,母親買回的都是一包包廉價的茶葉末。在很長的時間里,蘇童一直認為這就是好茶葉。在他成名以后,直到有一位朋友來做客,在喝了他的茶后面露尷尬之色,問:“你是不是把茶和樟腦放在一起了?”他才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好茶。
大部分時間,童年的蘇童只能在街頭巷尾和同樣年紀的朋友玩拍香煙殼,把香煙殼折成六角形,用手掌在一邊拍,使它翻轉過來,誰的力道大扇翻的香煙殼多誰就贏。還有一個叫“定銅”的游戲,在一塊磚上放好銅片,以半蹲姿勢從上往下砸銅片,砸準了就可把銅片占為己有?!?/p>
除了看小人書外,蘇童惟一的娛樂節(jié)目是看露天電影,那是逢盛大節(jié)日,所有的小孩和大人都上街了,搬著板凳在空地上看電影。《地道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偵察兵》都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看到的。
蘇童成為作家,主要是靠讀書得來的,在初中時期,手里也沒有什么閑錢,課堂外的大部分空余時間,只能是靠課外書閱讀。
“我上初中時讀《紅與黑》、《復活》,書是借的,人家要得急,一個下午看一本。讀書多了,作文就寫得好。看多了,手癢,就開始寫作,最開始的時候,靠寫詩,再開始模仿當時流行的農村小說寫作,先列一張人物關系表:黨支書、民兵隊長、婦聯主任、地主和富農,還煞費心機給每個人物起個與身份相稱的名字。寫好了,便像放飛鴿一樣投給某報紙,然后天天翻閱那張報紙。煎熬半個月,不見影子。”
1980年,蘇童考取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在北京的四年里,他受到了正統的語言訓練與文學熏陶。他把對付功課外的全部時間,用在泡圖書館上,不停地練筆寫作。當時他給自己的任務是每天寫一首詩,在吟誦一番后再進教室,心里才感到充實。
當時,蘇童的同學里,想當詩人、作家的人很多。有一天,蘇童讀到一位同學的三行小詩:產房/在/太平間的底下。他為此感到震驚,自愧弗如,覺得自己不是寫詩的料,于是轉向小說寫作。
靦腆的蘇童因為怕同學笑話自己總收到退稿,于是借用一位家在北京的女同學的地址,寄收稿件。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星星》開始發(fā)表他的詩作,《青春》也開始發(fā)表他的小說了,處女作《第八個是銅像》還獲了獎,這大大地鼓舞了他繼續(xù)寫作的勇氣。在后來的日子里,蘇童把自己在北京上學的四年比做是“一棵歪歪斜斜的樹”。
22歲那年,蘇童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南京藝術學院工作。有趣的是,他的年齡比該校一半以上的學生年齡還小。剛剛開始工作的蘇童,在工藝系當輔導員,日常任務就是幫學生領助學金、召集學生大掃除之類。因為經常在晚上開夜車寫小說,所以上班遲到就是家常便飯。被領導認為“懶散“的他,對當老師沒什么興趣,領導對他也沒什么熱情。在這一時期,他認識了韓東等一批寫作的朋友們,并開始在民刊《他們》上發(fā)表小說。
不久,因為寫作的特長,得到朋友幫忙的蘇童跳槽到《鐘山》編輯部,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文學編輯。就這樣,在為人作嫁衣發(fā)稿的同時,也不忘自我武裝。很快,《桑園留念》、《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等一批小說相繼發(fā)表在《收獲》等一系列雜志上,很快,在文學界得到承認的蘇童就引起了電影界導演們的注意。
雖然小說不斷被改編成電影,但蘇童拿到的錢卻并不多。“蘇童的《妻妾成群》被改編成《大紅燈籠高高掛》之后,他來北京找我,嘴都是歪的,笑歪的,他告訴我他狠狠地敲了張藝謀一筆,要了4000元的改編費。”蘇童的好朋友余華回憶說。
在成家以前,蘇童一直住在南京新街口的一間單位宿舍里。當他與同是中小學的同學魏紅結婚成家有了女兒以后,手里有了點錢的蘇童一直想買房。但奇怪的是,十年時間里,想買房不愿意按揭貸款的蘇童手里錢總是不夠,總是離房款差5萬元錢。直到十年后,才買上房子。
來源:北京青年周刊 烏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