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記憶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吳周文

(2021-03-12 11:34) 6007906

  編者按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卷中,江蘇文學無疑是其中最為華彩的篇章之一。一代代江蘇作家辛勤耕耘,留下了無數(shù)名篇佳作,為中國文學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2017年以來,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著手收集、整理江蘇老一代作家的資料和創(chuàng)作成果,留存老作家的影像資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這項工作,既是為了給江蘇文學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料,也是一次文學精神和文學傳統(tǒng)的回溯之旅。在此,我們開設“文壇記憶”欄目,陸續(xù)推出憶明珠、范伯群、海笑、楊苡、梅汝愷等江蘇老一輩作家的采訪視頻,共同回憶老作家們走過的文學歷程。

  本期視頻播出的是著名批評家吳周文先生。

  江蘇老作家影像——吳周文

       吳周文,江蘇如東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64年畢業(yè)于江蘇揚州師范學院(現(xiàn)揚州大學)。曾任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寫作教研室副教授及現(xiàn)代文學教研室教授。1999年任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2001年任江蘇省現(xiàn)代文學學會副會長,2002年任揚州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吳周文長期致力于散文研究,努力構建現(xiàn)代散文審美話語范式。1985年至今,共出版《散文十二家》《朱自清散文藝術論》《散文藝術美》等著作7部,參編《現(xiàn)代抒情散文選講》《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等著作,在《文學評論》《文藝論叢》《十月》等權威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百篇。

  其中,《楊朔散文的藝術》《現(xiàn)代散文作家與作品》《朱自清散文藝術論》三種論著,分別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二、三等獎?!渡⑽氖摇帆@江蘇省普通高校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抖兰o散文觀念與各家論》獲全國首屈冰心散文獎理論獎。

  吳周文曾在揚州大學擔任寫作課教師。他的課堂總是生動活潑,常常信手拈來地以散文中的名家名篇作例證來闡釋原本抽象的寫作理論。他喜好寫散文也好寫散文評論,但他的散文研究并不高高在上,眼睛只是瞄著名家大家,有不少省內(nèi)外的無名之輩都曾得到過他的幫助和提攜,有的還因此名聲大振。

  1978年,吳周文關于《春》的散文評論文章《春的贊歌——讀朱自清的散文<春>》發(fā)表在《語文學習》雜志上,這篇文章有著經(jīng)典似的長效價值,中學老師紛紛把它改成自己的教案,人教版的語文參考書也一直引用至今。這篇評論的發(fā)表使他建立了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散文研究的信心,40年來吳周文始終關心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對散文篇目的解讀也成為他學術研究的一個不離不棄的方向。

  吳周文的多篇散文講析文章,在“應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應。人教版、蘇教版等教師參考書以及香港的語文教參資料,全文收錄或部分引用他發(fā)表的關于《春》《背影》《荷塘月色》《揀麥穗》等的解讀文章。20世紀80年代,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課文分析集》收錄他關于《荷塘月色》的解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配樂播送他解讀《六一妹》的文章。

  1980年他在《文學評論》刊物發(fā)表《論朱自清散文藝術》與《論楊朔散文的藝術結(jié)構》兩篇長文,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并產(chǎn)生強烈影響。著名學者丁帆曾評價道:吳周文先生是“朱學”的奠基者之一,他畢其四十多年的精力研究朱自清的作品,尤其是其散文的藝術成就,可謂研究的資深專家。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專家曾華鵬對魯迅《野草》的研究,奠定了揚州大學文學院散文研究的學科基礎。吳周文更是承接了恩師曾華鵬的衣缽,幾十年來躬耕于散文研究的園地,他的學術成果為冷寂的散文理論園地增添了一抹暖色,不僅如此,吳周文還培養(yǎng)出了眾多散文研究家。

  吳周文與他的學生張王飛、林道立自稱為“三人行”,三人共同撰寫的《朱自清散文藝術論》《朱自清美文與“五四”記憶》是兩代學者共同建構“朱學”美學津梁實績的佐證。《朱自清美文與“五四”記憶》中揭示了以作家個性為本位的散文美學中的核心問題。這一“人本主義”的定位,是對散文理論建設的重大貢獻。

  2016年,吳周文發(fā)表了《散文美學與學理性闡釋》,這部著作被他戲稱為:“閑”的副產(chǎn)品。他對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現(xiàn)象予以透視,對“現(xiàn)代散文觀念的建立”進行了深入的考察,通過對百年散文的精神審視給當下散文創(chuàng)作提供了有益參照。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學術研究理念:文學研究的工作者,如果要取得專業(yè)的突出成績,必須打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

  在《散文美學與學理性闡釋》一書的后記中,吳周文這樣寫道:我把我的研究與寫作當作我的休閑,當作我的養(yǎng)生與快樂的伊甸園。退休后的他依舊醉心于自己的文化園地,在苦茶書齋中辛勤耕耘。近年來,吳周文又在《人民日報》《文藝報》《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研究》《當代作家評論》《當代文壇》《鐘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在《光明日報》《上海文學》等報刊發(fā)表散文、小說數(shù)十篇。2016年,他的《“性政治”的詮釋與“反家庭”母題的演繹》獲得第二屆江蘇紫金文藝評論獎二等獎。2018年憑借《俗話詩:當下散文的一種選擇——以葉兆言為例》又獲得第七屆“長江杯”江蘇文學評論獎。

  吳周文將散文研究比作他的“哥德巴赫的桃花源”,于是他追尋著“休閑客的夢寐”,矢志不渝地堅守在學術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