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評論》2019年第4期

(2020-04-26 10:05) 5865548



  1.《揚子江評論》2019年第4期目錄

  大家讀大家

  陳眾議 | 理解荒誕

  格   非 | 另一個地方,另一種狀態(tài)——羅伯特·穆齊爾《沒有個性的人》(下)

  

  文學(xué)史新視野(主持人 王彬彬)

  段崇軒 | 重建文學(xué)的“虛構(gòu)”詩學(xué)——兼談“非虛構(gòu)”思潮

  方維保 | 長篇小說的文體生成與當(dāng)代長篇小說主流美學(xué)

  

  青年批評家論壇·重評與前瞻(三)

  郁旭映 | 中國當(dāng)代反烏托邦和惡托邦科幻小說比較研究

  顧文艷 | 北島在德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

  

  思潮與現(xiàn)象

  吳秀明 | 新編歷史劇研究的現(xiàn)狀和可能

  布莉莉 | 文學(xué)資源的爭奪戰(zhàn)——《光明日報·文藝生活》與新舊詩論爭

  李昌俊 | 80年代鄉(xiāng)土小說中飲食書寫與意識形態(tài)的關(guān)聯(lián)與互動

  張   雷 | 從《可可西里》到《王的盛宴》:陸川的“電影青春期”

  

  新詩研究

  程一身 | 顧城詩歌的遠(yuǎn)與近

  翟月琴 | 假面以歌:傀儡詩的戲劇情境——以楊煉、車前子和于堅的詩為例

  

  作家作品論

  耿占春 | 清晨的語言:作為一種精神分析的書寫

  冷   霜 | 文學(xué)心靈與人文知識思想的再出發(fā)

  李   涵 | 尤鳳偉小說的歷史敘述

  李桂玲 | 一場被迫上路的尋蹤之旅——讀王安憶《向西,向西,向南》

  李驚濤 |《蘇北女人》:“補天意識”的地域塑型

  

  2.《揚子江評論》2019年第4期卷首語 

  格非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各個角度全方位拆解剖析了穆齊爾《沒有個性的人》,其意義就在于他的理論分析既不是學(xué)院派的呆板髙頭講章,又不是純粹感性的天馬行空式的“印象派”分析,在“活體解剖”過程中,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血肉之軀里那個跳動著的靈魂。

  同樣,陳眾議也用實際行動表達(dá)了對抽象的文學(xué)批評的反諷。作為一個翻譯大家,眾議兄并非刻板機械地對閻連科進(jìn)行純理性的分析,而是將一個作家行走的足音擱置在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比較平臺上進(jìn)行靈魂的曝光,無須阿諛獻(xiàn)媚之辭,卻將作家的人格特征寫了出來:“時代社會的陰暗面是他們的痛,而他們哭的是那些不幸的人。但反過來我們從連科彰示的悲劇,慶幸生活在一個越來越包容的時代、向好的社會。至少是‘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絕望與希望’同在。狄更斯曾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場、什么角度。而今,我們只需要理解閻連科的善良初衷,以及他那顆孩童般純粹——悲憫的心靈。” 

  在方維保的長篇小說大論中,我最欣賞的一段話就是:“假如說先鋒長篇敘事還留下一點什么讓精英批評主導(dǎo)的長篇美學(xué)留戀的話,那就是那些具有現(xiàn)實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跨界’特征的長篇小說了。如仔細(xì)考量《活著》等受到追捧的原因,其本質(zhì)還是在于其現(xiàn)實主義的史詩性美感,而不是其他。”這是對這幾十年來長篇小說的點睛之筆?!?/p>

  段崇軒兄的“重建文學(xué)的‘虛構(gòu)’詩學(xué)”論可謂是對文壇興起的“非虛構(gòu)文學(xué)”的一記重拳,當(dāng)然,他弘揚的是兼有“擁有寫實能力和虛構(gòu)能力”的作品。

  耿占春兄對代際作家的中肯評論是有啟示意義的,盡管他們未必認(rèn)同。

己亥年五月廿一日夏至后草于南大和園

丁帆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