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獎次按姓氏筆劃為序)
一等獎
李章斌 《走出語言自造的神話——從張棗的“元詩”說到當代新詩的“語言神話”》
吳周文 《學者散文與"中國問題"言說的先鋒姿態(tài)》
二等獎
朱 婧 《摩登沉浮和平常人的城市稗史——重讀王安憶<長恨歌>》
劉 俊 《離散人生的人性透視——論凌嵐的<離岸流>》
李 丹 《秘密社會與趙樹理創(chuàng)作的“古代性”》
張宗剛 《儲福金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論》
顧星環(huán) 《數(shù)字化時代的吳語敘事——以<繁花>網(wǎng)絡初稿本為例》
三等獎
劉永春 《歷史反思與現(xiàn)實書寫的審美熔鑄——評孫頻中篇小說<騎白馬者>》
孫曉東 《王鼎鈞的散文創(chuàng)作與中華文化認同》
李 楊 《底層敘事中的“臨時夫妻”書寫》
陳法玉 《像草木一樣自由生長的詩歌——讀張阿克詩集<草木謠>》
羅小鳳 《從“詩性創(chuàng)作”到“媒介化生產(chǎn)”——論新媒體語境下新詩發(fā)展的媒介化轉型》
周 鵬 《百年冰城的溫情畫卷——評遲子建長篇新作<煙火漫卷>》
龐秀慧 《混沌與困境:論新世紀以來鄉(xiāng)土敘事中的“權力書寫”》
胡玉乾 《情感與人性的勝利》
高 興 《“對抗記憶渾濁的舊時之我”——魯敏的東臺記憶與“東壩”敘事》
童 欣 《“詞語從所在的絲線上滾落” ——哥舒意<造物小說家讀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