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名家·沈杏培 | 張光芒、趙京強:敘事追問與批評反思的多維向度——談沈杏培的文學研究

來源:東吳學術 (2024-02-19 10:22) 5995445

  作者簡介

  張光芒,“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叢》(CSSCI 集刊)主編。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出版學術專著《啟蒙論》《混沌的現(xiàn)代性》《中國近現(xiàn)代啟蒙文學思潮論》《中國當代啟蒙文學思潮論》《道德嬗變與文學轉型》《在感性與理性之間》等十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

  趙京強,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術史。

  敘事追問與批評反思的多維向度——談沈杏培的文學研究

  內容提要:沈杏培是年輕的“80后”批評家。他的文學批評實踐以不同的“問題域”為學術區(qū)隔,以敘事追問和批評反思的多維向度為學術路徑,表現(xiàn)出一種鮮明的板塊性和頗具氣象的學術格局。沈杏培學術起步階段的文學批評主要是在作家作品的闡釋過程中揭示不同作家、不同文本之間的敘事關聯(lián),他對兒童視角敘事等的相關研究逐漸聚攏為不同的“問題域”,成為他打開敘事學研究新向度的學術基點。當代小說的“歷史記憶敘事”研究是沈杏培文學批評對象中發(fā)展最為完備的“問題域”之一,相關研究成果顯示了他問題意識衍化和批評方法生成的歷史線索。新世紀文學研究是沈杏培學術版圖的一次自然拓展,他對當代文學現(xiàn)實性、介入性、公共性的關懷都在這一領域內開辟出了新的學術向度。對文學資源與寫作風格之關系的研究代表著沈杏培對敘事學研究的一次突破,對當代文學批評本身的反思則顯示出令人沉思的多向維度。

  關鍵詞:沈杏培;文學批評;文學敘事;“問題域”

  沈杏培是年輕的“80后”文學批評家中的骨干力量,在儒雅的學術氣質與自由的學術姿態(tài)之下,其文章兼具理性的閃光與批判的鋒芒,蘊于其中的批評理論與批評方法也日趨成熟,并在學界引起了較多的關注。細察之下可以發(fā)現(xiàn),對文學敘事的多層面追問與對文學批評的多角度反思統(tǒng)攝著沈杏培近二十年的文學批評實踐,而這種追問和反思本身又各具不同的闡釋維度和邏輯向度。時至今日,沈杏培的文學批評不但表現(xiàn)出一種有序的、階段性推進的學術特點,而且以“問題域”為區(qū)隔,呈現(xiàn)出具有清晰邏輯關系的板塊化分布,而不同學術板塊之間的關聯(lián)性既是一種客觀存在,也依賴于批評主體的自覺建構。這種建構,既顯示出沈杏培文學批評的總體風格,也從中浮現(xiàn)出一種極具生長潛力的學術理路和研究進路。

  

  “闡釋線”、概念群與“問題域”:文學研究的獨特路徑

  可以說,沈杏培從進入文學批評的最初階段開始,就已經表現(xiàn)出對文學審美的高要求和對敘事研究的執(zhí)著。敘事學對沈杏培的文學批評具有特殊的意義——他充分展現(xiàn)了敘事學作為批評視角和批評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生發(fā)功能,而又很少受到它容易在文學研究中表現(xiàn)出來的粗糲的束縛作用。作為在敘事學批評范疇之內的學術策略,沈杏培擅長通過小說的敘事脈絡追索作家的講述方略。他面對批評對象,不作空泛的議論,而是沿著對敘事脈絡的追索,從作家的講述中尋找有效的文學闡釋路徑。在這一思路之下,文學講述(敘述、敘事)成為沈杏培文學批評的思想脈絡和闡釋線索。沿著這樣一條“闡釋線”,他早期的文學批評維系了作家經驗與讀者體驗、敘事追索與主體闡釋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關系,既不溢出敘事學批評的基本范疇,又不陷入通常的敘事學研究的窠臼——他往往著力于一個獨特的敘事學概念,借此另辟蹊徑,表現(xiàn)出獨創(chuàng)性的一面。例如,對于余華、莫言的小說,沈杏培并不逃避學界熱議的暴力死亡主題,但也并不津津樂道于這種暴力敘事所帶來的美學效果,而是從敘述主體“道德情感立場和價值評判”的隱匿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對其進行文化解讀的闡釋路徑[1];對于魯迅的《故鄉(xiāng)》,他越過傳統(tǒng)的政治性與階級性的“偏讀”,重新發(fā)掘出文本講述過程中被忽視了的“我”的情感體驗與心靈歷程中的“自我紓解特質”[2];對于《紅旗譜》,他看到的是鮮艷色彩光環(huán)之下作家對知識分子依附性的潛性格的塑造[3]。這種鐘情于敘事學而又不斷創(chuàng)新的批評方法,使得敘事學概念在沈杏培的文學批評中獲得了一種體系化的生發(fā)機制并以“概念群”的形式呈現(xiàn)。

  沈杏培文學批評中以敘述、敘事、講述為中心詞的敘事學概念可謂犖犖大端。有敘事方法、敘事特征、敘事模式、敘事對象、敘事空間、敘事策略、敘事邏輯、敘事向度、敘事類型、敘事傳統(tǒng)、敘述視角、敘事角度、敘事手法等常見的理論概念;也有敘事節(jié)奏、敘事結構、敘事方式、敘述語調、敘事主體、敘事范式、敘事形態(tài)、敘事倫理等內涵更為新穎的理論話語;而更多的相關說法在他這里尤其富有個體批評的色彩,像敘事風貌、敘事框架、敘事法則、敘事智慧、敘事限度、敘事視域、敘事機制、敘事技藝、敘事困境、敘述載體、敘述意圖、敘述話語、敘述內容、敘述行為、講述方式、講述方略、講述特點,等等,在使用中每每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作為同一批評方法譜系之內的基本概念,它們在具體批評實踐中出現(xiàn)的密度和整體規(guī)模都是驚人的。這些詞匯中有一部分,特別是第三類,在其他人的敘事學批評中難得一見,表現(xiàn)出相當的獨創(chuàng)性??梢哉f,沈杏培在他的文學批評中表現(xiàn)出了創(chuàng)造新概念的某種天賦:新奇而又不顯晦澀。沈杏培將批量化、密集化出現(xiàn)的敘事學概念作用于具體的、較為集中的當代文學批評對象之后,生成了一些具有學術縱深和學術生發(fā)功能的“問題域”。

  對于文學批評,沈杏培看重的“一是問題,二是立場”[4]。在這樣的批評觀念之下,問題意識不只是文學批評的導向和歸宿,也是一切價值判斷的標準——沒有問題的批評,就沒有價值。學術起步階段的沈杏培,已經表現(xiàn)出極強的“問題域”意識,他不是盲目地閱讀文本,而是圍繞某一個學術問題來選取批評對象,繼而衍生出彼此密切相關的其他問題,交織成可以開展系列性、專題性研究的“問題域”。略作考察即可發(fā)現(xiàn),沈杏培正是在“兒童視角敘事”和“文革敘事”兩個“問題域”的“生長”過程中完成了他的碩士和博士論文。以沈杏培2004到2009年間對中國當代小說“兒童視角敘事”的研究為例,在敘事學的批評視角與兒童的敘事視角所撐開的張力空間之內,他的論述對象涵蓋了對兒童視角相關作品敘事形態(tài)的描繪,對兒童視角敘事策略的文化剖析,對敘事文學作品的童心化解讀,對兒童視角文學研究價值的詩學闡釋,以及對兒童視角敘事模式、文化內涵、文體意義的揭示等等[5]。顯然,兒童視角不是沈杏培文學批評所要解決的某一個具體問題,而是他以敘事學方法介入中國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學術場域。在這種隨著批評實踐的不斷推進而持續(xù)性拓展或另行開辟的學術場域內部,沈杏培以文學批評的專業(yè)視角具體考察當代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講述方式和敘事主題,建立起了當代作家的文學建構、文學想象與其敘事技藝、思想特質以及社會歷史之間復雜多維的邏輯關聯(lián)。

  以當代小說敘事脈絡的追索為闡釋線,以集群出現(xiàn)的概念支撐為敘事學批評的有效視角,以學術問題的生發(fā)、團簇和區(qū)隔為學術價值評判的主要依據,是沈杏培很早就形成的文學研究與現(xiàn)象闡釋的基本思路。

  

  “歷史記憶”與“現(xiàn)實介入”:敘事追問的雙向關切

  在沈杏培看來,或許2011年才是他學術研究的真正起點。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博論《小說中的“文革”》,由此,他的文學批評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問題域”。與此前有所不同的是,沈杏培對于文學敘事的追索突破了敘事學和整個“內部研究”之維,社會歷史的因素更多地介入其文學批評的藝術視野,他對文學敘述的考察或評價開始突破藝術和審美的范疇,同時具備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向度,實現(xiàn)了文學批評對文學敘事的雙向關切。

  當代作家關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歷史記憶在新時期以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和敘述方式,是沈杏培文學研究中重要的“問題域”。他對“歷史記憶敘事”這一概念的界定和相應的研究思路如下:

  所謂歷史記憶敘事,是包括作家以小說這一文體書寫這段歷史時采用的結構、視角、話語、修辭手法等在內的意義和范疇。歷史記憶敘事本身畢竟還只是一個文學敘事、文學形式或所謂講故事的方式,筆者所要關注和考察的是歷史記憶小說在不同時期,在主導性文化影響或多元文化語境下呈現(xiàn)出怎樣的敘事特征和敘事范式,在這些敘事形式的背后蘊藏著怎樣的社會因素、審美觀念、歷史意識、文化因素、意識形態(tài)力量、作家的文學觀等的變遷。[6]

  在這一“問題域”內,由“歷史記憶敘事”這一核心概念所衍生的問題包括且不限于這種表現(xiàn)形態(tài)和敘述方式在不同敘述主體、不同歷史經驗作用之下的生成差異,在不同時段、不同空間跨越時的流變軌跡,以及對這些差異和流變的動因在社會、歷史、文化等不同視角的考察和追溯等。除了零散發(fā)表的學術論文之外,隨著《廢墟與盛宴:新時期小說中的歷史記憶》一書的出版,沈杏培對這一“問題域”內相關問題的思考最終以具有完整的內在邏輯結構的學術面貌呈現(xiàn)出來,這也代表著他對自己早期學術路徑的一次回顧、修訂和總結。在該書的自序中,沈杏培寫道:“這本書對我意義非凡,它融入了我學術起步階段的熱情、困惑和跬步向學的自勵和學術嘗試,是我人生前一階段的總結和蹣跚學步的印跡。”

  他對自己學術道路上所呈現(xiàn)出的階段性特點是極為敏感而自覺的。事實上,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學術思路,早在沈杏培更早的批評實踐中已經初步形成,而且延伸到他文學研究的整體對象中去。在這一“問題域”內的具體批評文章中,沈杏培尤其看重“文革”作為一種敘事經驗在不同美學風格、不同講述策略的作家主體筆下所發(fā)生的敘事變異[7],這既反映出社會歷史對文學敘事的作用方式,更表現(xiàn)出作家作為能動性的講述主體,在主體思想與藝術審美、歷史記憶與文學表達、動力作用與阻力作用之間做出的因應與選擇。

  近年來,沈杏培對新世紀小說的研究尤其令人矚目??陀^上歷史記憶敘事研究作為“問題域”向外拓展的限度促成了沈杏培文學批評對象由新時期文學向新世紀文學的一次順接和轉向。更為重要的是,新世紀文學研究作為新辟的學術板塊,其“問題域”的拓展不但帶動著沈杏培的學術思路從文學敘事的歷史記憶轉向現(xiàn)實關切,更催動著他從文本批評轉向現(xiàn)象批評,從講述追問導向社會追問,進而從批評中拓展出對批評自身的反思。在這一思路之下,沈杏培主要關注新世紀小說的現(xiàn)實性、介入性和公共性等問題,他一方面試圖對新世紀文學的現(xiàn)狀與真相進行忠實的勾勒與呈現(xiàn),另一方面以不虛美不隱惡的歷史態(tài)度介入新世紀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現(xiàn)場,勇敢地指摘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已經表現(xiàn)出的局限。

  沈杏培新世紀文學研究的一大特點是散點式研究現(xiàn)實。這一“問題域”內的具體學術問題往往是由社會現(xiàn)實相關的文學、藝術、文化活動或社會現(xiàn)象所衍生,因此,同一“問題域”內不同的研究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或關聯(lián)表現(xiàn)出松散化特征,不再密集、嚴整而統(tǒng)一,問題的提出或者具體展開過程也顯現(xiàn)出自由化或宏觀化的傾向。出于對敘事特征、審美文化等問題的執(zhí)著關注,沈杏培新世紀文學批評的批評對象甚至一度擴展到影視動畫和戶外真人秀綜藝節(jié)目等領域[8]。而他對文學現(xiàn)象的批評,也表現(xiàn)出與此前大不相同的特質。其一是介入性和批判意識的增強。沈杏培在其新世紀小說研究中表現(xiàn)出對文學“以虛擊實”[9]的作用力量的重視,“介入性”在其批評文章中從一種敘事特征上升為一種評判標準,這與他對新世紀小說“輕逸化”[10]審美趨向的自覺反撥有關,也反映出沈杏培對文學批評之社會功能的一種堅守和對文學批評應有的社會干預性的一種重摭。以沈杏培對畢飛宇小說的批評為例,一方面沈杏培延續(xù)著此前研究中對作家敘事方略的深層追問,揭示畢飛宇在文本修改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審美流變和敘事調整的正面價值,盛贊畢飛宇小說中獨特的語言風格、自覺的精神立場和真摯的現(xiàn)實情懷;但另一方面,他又極為警惕畢飛宇在小說敘事中呈現(xiàn)的過度悲觀的精神指向及其對“現(xiàn)代性”的過度警覺所導致的敘事空間的逼仄[11]。沈杏培針對新世紀小說創(chuàng)作的作家作品論,大多都表現(xiàn)出了某種程度的反思、警醒或批判意識,例如,他認為喬葉《認罪書》中對于罪惡的救贖方式和草草收尾的敘事格局反映了作家在敘事自信和架構宏大歷史能力方面的不足[12];他在揭示蘇童《黃雀記》重返寫作起點、以“舊美學”翻出“新文景”的同時,并不否定其他“批評之聲”的合理性[13];他在肯定李洱《應物兄》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敘事作為當代生活“記憶術”的合理性的同時,也指摘解讀這部小說過程的費力、頹敗和“剝完洋蔥后的一片虛無”[14]。這種批判意識同時表現(xiàn)在沈杏培文學批評的自覺性和他對“批判者”的認可上,在《文壇需要這樣的“求疵者”》一文中[15],沈杏培直接將此作為當代文學研究者的一種“訴求”喊了出來。

  其二是現(xiàn)實性要求和公共性表達的凸顯。在對具體批評對象的討論過程中,沈杏培開始更多地進行話題延伸,將文學現(xiàn)象與社會發(fā)展,將當代作家個體與當下創(chuàng)作整體進行有機關聯(lián)。例如,沈杏培關于新世紀小說的敘事同時關聯(lián)著當下社會發(fā)展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綜合問題,譬如災難疾疫問題、計劃生育問題、生態(tài)問題(狼敘事)、青年問題、善惡倫理問題等,這些相對宏觀的問題很容易成為獨立的“問題域”,打破了作家作品之間原生的敘事壁壘,最終在公共性的學術話語和批評語境之內呈現(xiàn),與此相關的批評文章往往不是針對某一部具體作品,而是直接反思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思想的某一種潮流。

  

  閱讀史、接受史、寫作史:文學資源與文學寫作關系研究的三維視野

  從對文學資源的考察切入對經典作家敘事技藝和講述風格的追溯,是沈杏培近幾年來文學研究的又一板塊。這種“關聯(lián)式”研究既可以看作影響研究和關系研究的一種綜合,也可以看作作家研究和作品研究的一種綜合。其基本思路是要回到歷史現(xiàn)場,追溯可能影響作家敘事技藝和講述風格的作家作品、地域文化、人生經歷、人際交往、文學事件、社會思潮等的生發(fā)或作用過程,力圖再現(xiàn)經典作家被歷史和文學塑造的某些細節(jié)。

  一般說來,對文學資源的考察很容易也很自然地會導向一種橫向的思路,但事實上影響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文學資源是復雜的,很難從類型上進行明確的、彼此互不重疊而又無所遺漏的劃分。比較簡單的歸類方法如本土資源和域外資源只能在考察過程中做出簡單區(qū)分,在具體論述中則難以截然分割,因為無論本土還是國外的文學資源,都必然地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文化的、社會的、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資源等,彼此之間必然存在著復雜的立體的交叉。顯然,沈杏培對這些問題格外敏感,他獨創(chuàng)性地采用了一種關聯(lián)文學資源與作家創(chuàng)作的縱向思路,將這種影響作用的研究具體化到一種依托于“史”性研究的三維建構,即在“閱讀史(接觸史)-接受史-寫作史”的視野之內討論文學資源的影響問題[16]。

  關于文學資源的這一研究思路,沈杏培在理論與實踐、作家個案與作家群體研究中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可觀的學術成果。個案研究如《張承志與岡林信康的文學關系考論》一文[17],沈杏培通過考察張承志日本之行的人生經歷及其與岡林信康之間的私人交往,發(fā)現(xiàn)了友人的人格氣質和音樂美學對作為作家的張承志在文學風格方面的塑造作用。這篇文章可謂沈杏培在文學資源這一研究思路上的一次遠探險,文中對文學資源影響作用的相關判斷作為文學研究的結論無疑是新穎的、理想的,但又總是可以提出疑問的。而且要從理論上對產生這種影響作用的資源進行歸納或者歸類也是困難的。從接觸史的角度來看,它同時包含著域外資源、文化資源、藝術資源的各種因素,但每一種因素在張承志接受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最終表現(xiàn)形態(tài)又都難以量化,顯現(xiàn)出這一類研究必然面對的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沈杏培和王雨以江蘇作家群體為研究對象,描繪了江蘇幾代作家對域外文學資源的閱讀和接受圖景,進而對域外資源與本土資源給予這一作家群體的影響作用進行了細致的比較和理論化的歸納[18],指出域外資源對江蘇作家的影響重在創(chuàng)作形式的革新,而相關作品的精神內核更多來自作家對“五四”啟蒙理念的繼承和對現(xiàn)代性的價值追求等。這就對不同類型文學資源的影響作用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量化和限定??梢园l(fā)現(xiàn),當沈杏培在這一基礎上再次回到個案研究,對畢飛宇閱讀史與創(chuàng)作史的關系以及王蒙小說創(chuàng)作史上同一主題、同類人物的變遷進行文學資源溯源的時候,他的這一方法變得更加圓熟而又自信,其追溯對象已經涵蓋了作家寫作的敘事風格、精神傳統(tǒng)、講述技藝以及認知與思想變遷的各個方面[19]。

  2023年7月,沈杏培在北戴河與王蒙先生訪談

  

  形態(tài)、功能、方法、限度:批評反思的四元向度

  沈杏培從文學批評到“批評之批評”的學術進路是自然且自覺的。他一路走來的整個學術歷程與敘事學理論密不可分,但他并不滿足于已有的敘事學探索的可能領域,而是深入其“不可能”的領域。尤其是他對文學資源的關注,讓他產生了對文學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的高度自覺。他在敘事學理論和概念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敘事學理論的溯源和比較,在對文學寫作進行影響研究的同時也注意到了文學批評的資源問題。例如他對希利斯·米勒、華萊士·馬丁、熱拉爾·熱奈特等人的西方敘事理論都極為看重,然而作為影響其批評實踐的學術資源,顯然后者對沈杏培的影響更大,盡管沈杏培不是熱衷于西方理論的批評家,但從他文學批評的基本思路中仍可以發(fā)現(xiàn)熱奈特批評理論的一些影子。沈杏培在對自身批評資源進行自覺追溯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其他人的批評——文學本體研究與批評研究的有機結合,以及從不同的向度對文學批評現(xiàn)狀、批評現(xiàn)象進行理論化、系統(tǒng)化反思已是必然。批評反思是沈杏培學術研究領域的最新拓展,為數不多的學術成果已經在業(yè)內引起極大反響,這預示了他在這一研究領域的成功。具體地說,沈杏培對當代文學批評的反思主要從四個向度展開。

  一是反思文學批評的基本觀念,二是以此為基礎反思當代文學批評的整體表現(xiàn)形態(tài)或者批評生態(tài),二者密切相關。關于沈杏培的文學批評觀念,劉大先曾進行過一次歸納:

  沈杏培表達了一種理想的批評觀:好的文學批評不僅是在“尋美”,更是一種敢于冒犯、體現(xiàn)知識分子批判理性的“求疵”過程,是散發(fā)著知識分子正義的“及物”活動,是批評者“不低于”批評對象的對話與“問診”。[20]

  《在尋美與求疵、及物與向善之間——沈杏培學術印象》,《文學報》2022年10月20日

  這一判斷基本上是準確的,目的上的“尋美”和“求疵”,功能上的“問診”,方法上的“及物”,以及價值標準上的“不低于批評對象”的引領作用,是沈杏培對自己從事文學批評的要求,也是對文學批評本身的要求。在這一要求之下,他發(fā)現(xiàn)了當代文學批評因為某些維度的缺失而導致當下文學批評生態(tài)存在重大缺陷,《重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維度和趣味維度》一文就是專門討論這一問題。文章認為“文學批評主體的價值重建和文風重建是當前文學批評生態(tài)重建的兩個重要的維度”[21],是建設規(guī)范和良性的批評秩序的重要切入點。這是因為,趣味性非但不是文學批評的累贅,而且是陳腐的當代文學批評話語“瘦身”的極佳路徑,是補足文學批評靈動性與智性的重要方式。但對批評趣味的追求又絕非沖擊其價值立場的理由,批評主體的價值判斷是塑形文學批評整體形態(tài)的核心支撐,不應被文學批評的其他維度遮蔽,或因對其他維度的偏向而有所妥協(xié)。

  三是反思文學批評社會干預功能的失落。在沈杏培的學術理念中,“文學批評”與“文學研究”應當進行概念和功能上的區(qū)分。在《文學報》的一篇采訪報道中,沈杏培專門強調了這一點。與一般理解有所不同的是,沈杏培不是把文學批評看作文學研究的一部分,而是強調兩者在功能上的差異及其相應的兩種“范式”在批評史上的博弈。他認為文學研究這一概念接近于傳統(tǒng)的專業(yè)研究,而文學批評“連接著廣闊的現(xiàn)實”“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都更為豐富”,因此,批評家放棄個性化的話語表達,放棄對社會現(xiàn)實的文化干預,是從批評走向研究的一種退化[22]。為此,沈杏培撰文痛批當前文學批評中流行的“化簡為繁”式的義理疊加、“鄰貓生子”式的偽問題、“砍頭割腳”式的閹割批評模式和“求全責備”式的錯位標尺判斷,力倡“及物”的文學批評[23]。在《重提當代批評家的任務》一文中,他建議要警惕文學批評的癥候化生長,重啟文學批評的公共性發(fā)展,將“發(fā)揮文學批評的文化干預和廣泛的社會功能……拓展文學批評主體的身份和批評觀念,豐富文學批評的闡釋范式,重申文學批評作為社會思想話語的價值功能”作為當代批評家的主要任務[24]。在這種思路之下,看似粗暴而出于善意的判斷、表現(xiàn)激憤而不失真誠的評價等都是文學批評發(fā)揮其專業(yè)性的作用力量、保持其重要社會功能的應有之義。

  四是反思文學批評的現(xiàn)有方法及其限度。在論及文學批評的具體方法時,沈杏培表現(xiàn)得謹慎。他認為文學批評者在做到“有所不為”的同時,還必須認識到文學批評本身的“有所不能”,因此他始終關注文學批評方法的適用性和限度問題。例如他提出將“社會主義文學”作為研究方法的新思考,但在其適用性和有效性方面又做出了嚴格的學術限定[25];他反對當代文學批評中盲目奉行“作家已死”的過度闡釋,強調文學批評對作家聲音和作家意圖的重視,同時也注意到了二者進入文學批評的方式及其可能帶來的合法性與合用性的沖突、“拐杖與囚籠”的悖論,以及相關研究的有效角度和功能限度問題[26]。2018年發(fā)表于《文藝研究》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強行關聯(lián)法”指謬》一文,是沈杏培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度思考與大膽揭示的代表性成果,在學界引發(fā)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如前所述,“關聯(lián)性研究”是沈杏培文學批評中的一大板塊,在沈杏培看來,探討、追溯文學現(xiàn)象在具體歷史語境中的內在關聯(lián)、因果關系、影響效果,從而揭橥文學的內在本質與歷史真相,彰顯文學的“存在之由”與“變遷之故”,是文學研究的應有之義和常見路徑。在這一學術路徑上,他跳出具體的研究對象,以自己的批評經驗著眼整個文壇的時候,敏銳地捕捉到了當代文學批評中“松散關聯(lián)”“虛假關聯(lián)”“庸俗關聯(lián)”等的種種不良傾向[27]。他沒有將相關討論停留在理論范疇凌空高蹈,而是以現(xiàn)有研究中的諸多實例指證這些問題的切實存在。立足反思,旨在清理,沈杏培對當代批評這一學術癥候的揭示,維護了文學批評的社會干預功能和他自己身為批評家勇于求疵的學術理想。很明顯的是,“求疵”是靠近“無暇”的一種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沈杏培在文學批評方法上的審慎與嚴苛,正是他將“不隱惡不虛美”的學術理想付諸實踐后必然的表現(xiàn)特征。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新文學學術史研究”(20AZW015)階段性成果?!?/span>

  注釋

  [1]沈杏培:《暴力的狂歡與宿命——對余華暴力死亡主題的文化解讀》,《文教資料》2003年第4期。

  [2]沈杏培、姜瑜:《啟蒙、精神還鄉(xiāng)、家園意識的三重潰敗——對魯迅〈故鄉(xiāng)〉主題的重新闡釋》,《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

  [3]沈杏培:《依附:十七年小說中知識分子的潛性格——以〈紅旗譜〉為例》,《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4]劉大先:《在尋美與求疵、及物與向善之間——沈杏培學術印象》,《文學報》2022年10月20日

  [5]相關研究參見沈杏培、姜瑜:《童心的透視——論余華小說的兒童視角敘事策略》,《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沈杏培:《“巨型文本”與“微型敘事”——新時期歷史小說中兒童視角敘事策略的文化剖析》,《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姜瑜、沈杏培:《兒童視角的詩學闡釋及其對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的意義與價值》,《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沈杏培:《童眸里的世界:別有洞天的文學空間——論新時期兒童視角小說的獨特價值》,《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沈杏培:《童年母題的當代書寫與意義生成——新時期童年小說的敘事模式及其文化透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沈杏培:《論兒童視角小說的文體意義與文化意味》,《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4期。

  [6]沈杏培:《〈廢墟與盛宴:新時期小說中的歷史記憶〉前言》,第2-3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22。

  [7]相關文章可以參見沈杏培、姜瑜:《政治文化主導下的“文革”敘事——論新時期之初“文革”敘事的限度及作家心態(tài)》,《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3期;沈杏培、姜瑜:《代際差異與新時期作家的文革敘事分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12期;沈杏培:《論近三十年來文學史視域中的文革敘事研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沈杏培:《“文革”與當代先鋒寫作——先鋒作家的文革敘事策略及文學價值》,《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等。

  [8]參見姜瑜、沈杏培:《當前國產電視動畫片的敘事亂象與突圍之策——對〈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被媒體批評事件的反思》,《中國電視》2014年第4期;沈杏培:《移動中的風景——當前戶外體驗類真人秀節(jié)目熱解析》,《中國電視》2015年第9期。

  [9]王德威:《序:小說中國》,《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第2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

  [10]洪治綱:《論新世紀小說的輕逸化審美追求》,《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1年第4期。

  [11]參見沈杏培:《泄密的私想者——畢飛宇論》,《文藝爭鳴》2014年第2期;沈杏培:《沿途的秘密:畢飛宇小說的修改現(xiàn)象和版本問題》,《文藝研究》2015年第6期。

  [12]沈杏培:《〈認罪書〉:人性惡的探尋之旅》,《文學評論》2015年第5期。

  [13]沈杏培:《蘇童的“舊美學”與“新文景”——兼議〈黃雀記〉的存史問題》,《長江文藝評論》2019年第5期。

  [14]沈杏培:《百科體、知識腔與接受障礙——〈應物兄〉的“知識敘事”反思》,《小說評論》2021年第6期。

  [15]沈杏培:《文壇需要這樣的“求疵者”》,《文學自由談》2020年第1期。

  [16]此處之所以提及“接觸史”,是因為影響作家文學接受與文學寫作的資源與作家主體之間交互的方式不限于通常所理解的閱讀活動,人生經歷、文化熏陶以及作家所接觸到的社會思潮、突發(fā)事件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其對文學資源的選擇、接受過程,以至于進一步影響作家在利用文學資源進行寫作時的方法和策略等。

  [17]沈杏培:《張承志與岡林信康的文學關系考論》,《文藝研究》2019年第9期。

  [18]沈杏培、王雨:《代際視野下江蘇作家的外國文學閱讀與接受圖景》,《社會科學》2019年第11期;沈杏培、王雨:《本土資源與1980年代江蘇文學關系新論》,《東吳學術》2020年第4期。

  [19]參見沈杏培:《畢飛宇的閱讀史與寫作史關系考釋》,《文學評論》2020年第5期;沈杏培:《王蒙早期文學思想及其認知變遷探微——以〈尹薇薇〉改寫事件為切入點》,《文學評論》2022年第1期;沈杏培:《從“政治人”到“自由人”:王蒙小說中“人”的變遷及其危機》,《文藝理論研究》2022年第1期。

  [20]劉大先:《在尋美與求疵、及物與向善之間——沈杏培學術印象》,《文學報》2022年10月20日。

  [21]參見沈杏培:《重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價值維度和趣味維度》,《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第3期。

  [22]參見何晶:《沈杏培:我的批評志趣是力爭專業(yè)性、當代性和思想性的融合》,《文學報》2022年10月20日。

  [23]參見沈杏培:《正義與及物——關于文學批評何為及當前困境的思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24]沈杏培:《重提當代批評家的任務》,《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學評論》2023年第1期。

  [25]沈杏培:《方法、現(xiàn)象與經驗:改革開放時代社會主義文學研究的新思考》,《南京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

  [26]參見沈杏培:《拐杖與囚籠:“作者意圖”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合法性和功能限度》,《美學與藝術評論》2020年第1期;沈杏培:《“作家聲音”:文本闡釋的重要角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4月11日。

  [27]沈杏培:《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的“強行關聯(lián)法”指謬》,《文藝研究》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