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
王燕文在講話中全面回顧了五年來江蘇文藝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她強調(diào),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特別是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要勇?lián)姑熑?、積極傳承創(chuàng)新,在繁榮發(fā)展江蘇文藝、構筑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高地中成為頂梁柱、主力軍。王燕文對全省文藝工作者提出五點希望,希望大家強化思想引領,做有信仰的文藝工作者;始終扎根人民,做有情懷的文藝工作者;積極擁抱時代,做有擔當?shù)奈乃嚬ぷ髡?;堅持守正?chuàng)新,做有作為的文藝工作者;自覺崇德尚藝,做有境界的文藝工作者。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變成深刻的情節(jié)和動人的形象”金句牌前,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語錄,讓與會的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都忍不住駐足重溫,感受文藝的力量和使命以及藝術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
“很多人問我,你這個上海復旦畢業(yè)的江西人,為什么最終留在江蘇?我想說的是,并不是江蘇留住了我,而是江蘇孕育了身為編劇的我。”80后編劇、江蘇省文旅廳劇目工作室副主任羅周,迄今為止已創(chuàng)作近60部作品,獲國家藝術基金各門類資助項目20余項。當人們更多關注她的“天賦”時,她更想與大家分享的,是身為藝術工作者的堅守。她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所勉勵的,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藝術定力、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zhí)著追求。
“早些年,面對乏人問津的市場窘境,在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工作時,總會低一個聲調(diào)說:我是唱昆曲的……而現(xiàn)在有人問起我,我會滿懷自信地回答,我是昆曲藝術工作者。”青年昆曲演員、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副院長施夏明說,近幾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振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件,省里也拿出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作為一線的戲曲工作者,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些年的巨大變化,過去一個劇院全年演出量不足50場,現(xiàn)在僅他個人的年演出量就接近100場。
青年作家、《雨花》雜志社編輯龐羽作為90后代表發(fā)言。今年4月,江蘇文藝“名師帶徒”計劃正式啟動,近百名文藝名家與新秀、英才結對,龐羽有幸成為自己的文學偶像畢飛宇的徒弟。她說,最新的電影《攀登者》中有個滾燙的鏡頭,中國珠峰攀登突擊隊員向最艱險的“第二臺階”發(fā)起壯烈的沖擊,“第二臺階”意味著高度、難度,意味著更大的挑戰(zhàn)。我們青年作家也必須要完成對于“第二臺階”的攀越,不斷增強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不忘初心,向生活學習,向人民致敬,不負這個風云際會的時代。
“青年畫家因為年輕,不能固步于自我取得的一點兒小成績中,應該更有勇氣面對挑戰(zhàn),不斷思考自己的不足,考慮如何在新時代關注現(xiàn)實,用飽滿的激情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努力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境界、中國氣派的好作品。”江蘇省書畫院專業(yè)畫家王顧宇說。
緊跟時代,為人民服務,同樣也是網(wǎng)絡文學的“靈魂”。在青年作家、江蘇省網(wǎng)絡作家協(xié)會主席陳彬看來,網(wǎng)絡文學在誕生之初就自帶“人民基因”。一本網(wǎng)絡小說是否受歡迎,不是由專家學者來決定,而是由千千萬萬在網(wǎng)絡上進行閱讀的最普通讀者來決定。他說,“仰望天空,腳踏實地。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者而言,腳下扎根的這塊地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人民!人民這個詞,是我在學習總書記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后,最為感同身受的一點。”
座談會上,江蘇文藝界“明德模范”代表陳德林、“名師帶徒”計劃中的名師代表周京新,和年輕的藝術工作者們分享他們的藝術心得和人生感悟。
75歲的陳德林,在座談會上用一口淮劇官話,深情講述自己60年的藝術生涯。他說,我這一輩子,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演戲作為我一生的追求目標,60年來,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做好人,演好戲。我對子女說,留金、留銀、留房產(chǎn)不如把我的流派藝術傳下去,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陳德林告誡青年藝術工作者,怕吃苦的人吃一輩子苦,要幸福就必須要奮斗。
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文藝就沒有了生命。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說,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江蘇280件作品獲獎,“我粗粗算了一下,比上一屆全國美展多出近50件,比改革開放初期第六屆美展多出近100件,這個跨度是非常大的。”在他看來,這是江蘇文藝生態(tài)優(yōu)化的結果。他建議青年畫家,一定要以自己的藝術個性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避免藝術語言、形式、素材雷同的作品,也不能唯獲獎作品論,做“流行功”,要耐得住清冷和寂寞,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今后的路才能走得更扎實,更遠。
副省長王江
王江要求全省文藝工作者高舉新思想旗幟,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于文藝創(chuàng)作全過程,把握時代脈搏,用多彩華章奏響時代強音。同時要強化組織引導,營造精品力作競相涌現(xiàn)的良好環(huán)境。
孫曉云、畢飛宇等文藝家代表以及省直宣傳文化系統(tǒng)有關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各設區(qū)市市委宣傳部分管部長,有關文藝院團、文化場館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還舉行了“青春之歌”新華融媒體青年文藝人才傳播計劃發(fā)布暨“紫金文藝頭條”上線儀式。
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回蕩在耳畔,也將在江蘇文藝工作者增強“四力”的實踐中,轉(zhuǎn)化為江蘇文藝的新篇章。(江蘇作家網(wǎng)綜合報道)